先见“森林”,再见“树木”
——小学英语整体性教学的思考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板块分明,每个新授单元都有A、B、C、D、E、 F、 G、H等板块,传统的教学主要从语言结构(B、C、D板块)到语言功能(A部分情景会话板块)进行教学整合和剖析,将C、D板块的重点句型结合B部分的新词呈现在一个情境中,从“点”的角度,进行呈现和讲解,重点难点逐个突破,然后再呈现A部分情景会话板块。用这种方法进行整合教学时,由简单到复杂,目的性明确,对于各项语法内容和知识结构,学生掌握扎实,在应付各类考试和提高升学率方面很有实效性。以前,我们普遍采用这种上法。在实践中大家都认同这种从结构到功能的教学模式,我们选择6A教材第六单元为例,老师一般从B部分各种节日词汇入手,选择C板块中的主要句型A: When’s …? B: It’s in /on… A: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B: They…按一定的顺序选择3到4个节日进行教学。老师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为第一资源,图文结合,以旧引新,完成词汇和句型的教学,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集中,学生很感兴趣。第二课时继续以旧引新,结合C板块中的另一重要句型:A: Did you …last …? B: Yes, I did ./ No, I didn’t. 学习B部分的其他的几个节日。把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集中学习之后,第三课时才回到A部分进行语篇的教学。优点:降低了学生学习语篇的难度,在语篇中要碰到的新词和重点句型已经逐步分解,无论是学生预习还是老师教学都比较轻松。在扫除了重点的疑难词汇后,老师对A部分语篇的教学可谓驾轻就熟,似乎可以松口气,再用一堂课的时间滚一滚,大部分学生就能背诵话题部分了。
我们不禁反思,A部分语篇的功能是什么?它的功能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了吗?这样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全新的英语教育观,是否蕴涵着英语整体教育的思想?学生的对英语语篇的理解能力是否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呢?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知道了语篇整体教学的重要性。语篇整体教学强调了A部分语篇的整体性,A部分的要求是Listen, read and say,我们就给予学生充分的听、读、说的机会。弱化陌生词汇的教学,仅仅要求学生整体上了解对话的主要内容和有关文化背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原版录音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老师和学生一起跟读录音、模仿音调、学习发音技巧都在课堂上进行,效果可想而知。在几个有概括性的问题引领下,学生不难从整体角度来理解内容。如:6A教材第六单元A部分可以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What date is it today? What are Mr Green and his students doing? How many holiday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are they? 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整体,突显了节日背景下人物的谈话,因势利导,老师可以让学生来理解体会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re getting very excited.这句话的含义。语言是一个整体,语音、词汇、语法在语言使用中不可分割地联结为一体;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活动及能力受控于大脑机构和言语活动的器官,两两之间也相互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整体语言观(whole language approach)强调语言实质上是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整体语言理论还指出,人们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表现为:为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的表象,首先要对学习的对象进行周密的观察,从整体观察入手,然后再观察其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在头脑里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完整图像,所以语言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个规律,根据这个理论,语言不应该被肢解,应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注重对学习材料进行感知,既先见“森林”,再见“树木”,这样更合乎语言学习的规律。第一课时我们从多听、多读、多模仿的角度整体理解对话后,第二课时就在这个基础上深入学习对话中谈到的具体的节日文化。这时,我们就可以在加强听读的前提下让学生来说,A: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 B: They usually…A: Did you… ? B: Yes, I did ./ No, I didn’t. 老师可以以两两操练,小组操练,个人解说的形式让学生说。再到第三课时,我们可以在大量的听读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展开去,在这些节日中,人们经常做些什么,有时做些什么,以A部分为纲,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自己从书本上读到的、电视上看到的情景,无论是现在的还是过去的,说得越多越好。最后回归到C板块中的句型结构让学生写,这样最大限度地增强训练的强度和扩大训练的广度,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