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成功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却占85%。人际关系的和谐,交往本领的高强,是未来社会判断成功者的重要标准。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与他人打交道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整日搞科研的科技人员,也需要与他人交往。”由此可见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幼儿从“独生”到独立是一个从小家庭走向社会的过程。伙伴交往便是沟通二者之间的桥梁。伙伴之间常伴随的争吵、摩擦、打架、冲突、及随之而来的委屈、恼怒、伤疼、愧疚、蒙受损失甚至被伤害等等,都是性格的磨练,感情的磨练,然后在吃一堑、长一智中变得聪明,提高能力。做父母的应设法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创设学会合作的教育环境。及时地送孩子进幼儿园,带孩子走亲访友等,让幼儿有机会与小朋友接触、游戏、交流。在交往中,家长应指导幼儿学会沟通和交流,学会谦让和礼仪,学会体察别人情感,了解别人的需求,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学会接受别人,奉献自己,学会做人的准则,逐渐规范自己的言行。
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在上学后,不仅能够从容地和同龄人交往,而且能够从容地与老师等成年人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表现。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在集体活动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加强与同学的交往,增加同学对自己的好感和信任。教育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尊重别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别人,这样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父母还应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也需要胆量。这胆量,正是人际关系所必需的一种要素。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具有深厚友谊的伙伴,多与之交往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
另外,父母也应该交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比如,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不对别人说粗话,不做不礼貌的动作;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打招呼问好;在与人交往中,懂得宽容他人的缺点和过错,不斤斤计较;真诚待人,讲信用;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多赞美他人,不炫耀自己……这些交往技巧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在交往中获得他人的好感。
5、 助孩子学会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孩子生存生长的基础,是孩子手与脑结合、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
古波斯学者萨迪说:“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能全盘依靠书本的知识,一定要学会动手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把书本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告诉孩子,只读书本那是死读书,只有懂得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书本知识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父母要让孩子在做事中成长。所谓做事,就是让孩子动手解决他生活中自己能解决也是他应该解决的事情。这里强调两点:一是生活中的孩子自身需要的事情;二是孩子亲自动手,经过自身努力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强调孩子生活的自身需要,这是孩子动手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强调孩子亲自动手,就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付出、自己的行为满足自身的需要。
另外,父母也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让他干一些不太费力气的细活,如,剥洋葱皮、去豆角筋、洗菜等简单的家务活儿。父母要知道,这种劳动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从而刺激他大脑的成长发育。
6、 助孩子学会自救自护
自救自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护能力等。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它有助于孩子尽快摆脱成人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的个体。
自我保护是人在危急时刻的唯一救命稻草,掌握这项能力才能让孩子在关键的时刻平平安安。
生活中,很多父母只知道给孩子定下种种规矩,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但却疏于对这些限制给孩子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果不理解这些规矩的缘由,孩子在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可能就会做出一些危险的尝试,引发意外。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在向孩子提出各种安全要求时,应耐心给孩子讲明白道理。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孩子必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自身的合法权益,既要用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孩子更好地生存,才能让生命之花绚烂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