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应当走博学、善思、勤写之路。博学即是指教师要刻苦学习。首先要系统地学习教育专著,比如说苏霍姆林斯基的《和教师谈话》,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等以及现代的教育家陶行知、魏书生等有关的教育教学专著。这些教育教学专著可以帮我从一个整体层面去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其次,作为一个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有步骤地持续学习教材更有必要。这就是说要以教材为例子,不断扩大学习范围。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通过广博地学习,深入地研究,尽可能多地搜集和教材有关的资料,做到厚积薄发,从而焕发出不竭的生机和活力。那么怎样系统地学习教材?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在知识积累的问题上,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课后问题教师要能做到细致到位地解答,并且还要尽量多地解答课外的一些与学科相关的问题。第二就是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学科素养。首先要求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学科学习的全过程,一起思考,一起学习,一起完成训练,教师参与进来,这不仅是对自身的能力的磨砺,而且还能激发,去思考一些生活中,思维中忽视的东西。其次多读经典书籍,教师要读一知十。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寻找人生的智慧,吸取人生的精华,这有利于教师人格、情感、意志、精神的升华。
善思就是要求教师保持思考的习惯,善思是在勤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怎样反思和思考什么”,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要加强对课堂的思考,比如说对一节课的反思,对教学目标的反思等。第三表现在对教育现象的理性思考。比如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怎样才算和谐互动”“如何让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进行思考等等。在网络报刊中寻找一个新视点、热门话题,在积极参与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第四就是在阅读中思考,这种思考既要有欣赏式的接纳,也要有批判式的接纳,还要勇敢地提出质疑。在富有个性的思考中运用自己的大脑,放开眼光,大胆“拿来”。
勤写是积累,酿造,提高的过程。一是摘抄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有帮助的东西。摘抄为了记忆,抄写是一种辅助手段,记忆并且结合实践进行应用才是最终目的。如果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把自己搜集的教育教学资料整理成册,即使十分宝贵的教师案头必备书。二是写读书心得,这是将书面知识活化的一个过程,凭兴而发,可长可短。三是记录平日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反思,对自己有所触动的教育教学案例,教学思考,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及时捕捉最初的灵感,及时记录下来,能否成文并不重要,关键是记录下来,方便时自己回头侃侃留下的足迹。四是记录对教育现象的理性思索。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都可以找到教育的契机。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及时记录教学反思,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就会敢于向教材质疑,敢于调整或整合教材,不至于出现被教材牵着走的状况。
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博学、善思、勤写,使自己尽快地成长为一个专家型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