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如今,教学材料已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这一“材料”资源,不仅教师和学生可以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且周围环境和事物也可以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全方位地构建了丰富且完整的英语教学资源体系。要想实现并保持英语教学的“材”源茂盛,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不失时机地有效开发、利用和盘活这些教学资源。
一、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善于运用教学资源。教材提供的仅仅是一种方向、一条线索、一套信息,教师面对教材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增添、删减、调整、置换等“艺术“加工,使教材发挥最大的功效。
例如:
学习了动物的相关知识后, Mary就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收集或画动物的图片配上正确的单词。学习了颜色的单词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录制一首colour song。从作业反馈上来的情况看,这样的创意很不错。
另外,教材中不少知识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节日、数字、颜色等,通过挖掘这些文化知识,同时进行东西方文化对比,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其跨文化认知。
例如:
New Year in China 中有学习北方的人们喜欢吃饺子及如何包饺子内容,我们布置学生在家准备好所需物品带来学校,在班上亲自动手包饺子,体验风情,感受过程,感悟学习。又如,我们还渗透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母亲节、父亲节、植树节及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语言的运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除此之外,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行为习惯、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等多方面思想教育。
当然教材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设计得非常完美,不可能适合于所有地区,也不可能满座所有人的发展。这时教师要果断改造教材,虽然教材调整了,教学内容却增值了。
二:利用课堂资源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主体。教师教学的灵感和机智,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都可以转化成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从而创造教学契机,突现闪光点。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随机事件。教师要及时捕捉,有效利用,巧妙转化使其成为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资源。
三利用生活资源
学生不应该局限于封闭的课堂之中,他们应该接触到外面瞬息万变的社会。教师要旁征博引,把生活中相关的知识移植到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材是一幅浓缩的社会生活画卷,名胜古迹、公共设施、节日庆祝等到处都可见到英语的应用。英语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广告、家用电器指南、路标、说明书、公共场所等都有英语说明,学生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收集积累英语资源,如电视、杂志上的英语广告和英语格言等,学生可用词典自查,也可询问老师或学生间相互交流。把学生的学习环境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习体验,使他们更好地关注生活到,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小学生有着属于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对于他们所熟悉的人、事物及环境等因素,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热情与兴趣,为引起他们交际的欲望,在设计时应力求贴近生活。
如:
学习 Looking for summer 这一课,当时正是夏天,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找、看、说夏天的天气、衣着、特点等;学习 Flying a kite 我们组织学生先自制风筝,一起到操场上放风筝,并让学生描述自己的风筝的颜色、形状、是什么样的风筝;又如:学习植物标本时,我们带学生去学校实验室看、了解动物标本,说一说这是什么动物标本。
。
四利用网络化资源
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的资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开发一些网络资源,可以建立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教学录像、教学素材库 高哦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的录像库。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制作幻灯片和教学课件,编辑英文歌曲,利用MP3把大量的英语材料做到课件中,使学生可随时随地训练听力,教师还可合理利用视频资源,鼓励学生看英文电影,英语讲座,收听新闻等。
总之,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语言的发展必须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的环境的熏陶、感染,逐渐养成用英语表达思想和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挖掘、调整、借用、引申、提炼、整合等多种手段,让英语教学“材”源滚滚来。
只要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学工作者有意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创造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开展各类活动,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深度、广度及空间,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不断增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人们对英语课程资源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它包括教材及学生生活、学校、社会中所有有利于发展英语能力的教育资源。并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须贯穿于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言语技能、指导学习策略、锤炼情感意志的全过程。 语言的发展必须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的环境的熏陶、感染,逐渐养成用英语表达思想和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最终达到熟练使用英语口语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资源,精心设计,丰富和优化语言,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习得高质量的语言;为学生运用语言搭建平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 挖掘教材资源,促进语言习得
目前,综合英语的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开发、选择、重组、拓展的空间。为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应该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英语活动课。
( 1 )走近学生生活
小学生有着属于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对于他们所熟悉的人、事物及环境等因素,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热情与兴趣,为引起他们交际的欲望,在设计时应力求贴近生活。 如:学习 Looking for summer 这一课,当时正是夏天,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找、看、说夏天的天气、衣着、特点等;学习 Flying a kite 我们组织学生先自制风筝,一起到操场上放风筝,并让学生描述自己的风筝的颜色、形状、是什么样的风筝;又如:学习植物标本时,我们带学生去学校实验室看、了解动物标本,说一说这是什么动物标本。
把生活和课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感到真切,兴趣倍增。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语言的习得。
( 2 )渗透人文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材安排一些关于中西方文化内容, 重视人 文性。 教师在 教学中可抓住教材中的文化切入点,让学生体验和感知,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活动走进课堂,引导学生在大量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中丰富语言、积累语言。
如: New Year in China 中有学习北方的人们喜欢吃饺子及如何包饺子内容,我们布置学生在家准备好所需物品带来学校,在班上亲自动手包饺子,体验风情,感受过程,感悟学习。又如,我们还渗透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母亲节、父亲节、植树节及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语言的运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除此之外,我们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行为习惯、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等多方面思想教育。
二、整合课程资源,拓展语言空间
英语课程课堂教学资源以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课外学习资源。如:各类图书、报刊、各类影视、网络、广告、各科目的学习都可以成为英语课程资源。我们平时注意将这些资源有意识地开发合理利用,让学生开展英语活动,动口、动脑、动笔,将听到的、看到的、学过的语言,创造性地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了既学习语言又运用语言的效果。
1 、各媒体为资源
(1) 以电视为资源
语言是一种工具,是传达并获得信息的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指导学生尽可能从多种渠道、以多形式接触和学习语言,直接感受和体验语言、运用语言。
比如:指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音像设备及其资料、广播、电视中的英语材料—— 我提供了一些学生很感兴趣的资源,将最新、最流行、最地道、最活泼的语言信息与表达方式及时地展示给学生,如:“ World ”频道、“ Pearl ”频道、 CCTV-6 的动感英语等,还有英语动画片《迪士尼神奇英语》、《 You and me 》、洪恩英语点十成金系列等。通过 课内外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乐于实践,丰富语言。
• 以网络为资源
英语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一个人知识与能力是有 限的。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开展协作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实现协作学习提供了环境基础。学生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合作进行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展开师生间、生生间、个人与小组交流性协作式学习。我们通常提供一定的主题让学生搜寻相关内容了解相关知识 , 如 : 在学 New Year in China 这一课后,让学生上网找一找其它国家是如何迎接新年的,有什么风俗习惯,他们在新年来临之前做了些什么。他们资料都打了出来,在班上互相传阅、交流。这种探究式学习能够使其潜能得以施展,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2 、各科目为资源
英语学习不应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而且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科融为一体。 把现实的整个教学环境,如师生、教材、教室、设备、天气、人物、新闻、音乐、美术、体育、自然、思品,不论是动的、静的,外显的还是内隐的,都组合成一个大的场景,让英语语言教学与其他专学科教学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借用,创造一个学与用结合、听说读写综合得当的良好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真实或半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