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她那么地咄咄逼人,几乎引起了下面老师一致的蔑视
"我们上海..."充满了无限的优越感,这里也给很多赶来听课的老师那么地反感
当时要是有老师站起来说:请注意,即便上海学生的水平再高,但这里毕竟是杭州,是杭州的学生,这是否应该作为名师要考虑的一点呢?
那样我们不至于会那样的气结
如果她当时的态度谦虚一点,不推卸责任的话,还会赢得我们更多的好感
但我还是佩服她,要知道当自己上了一堂烂课,却还能满脸骄傲地站在台上接受着下面老师的质疑,要达到这个功力,还真不是一日之寒!
这点不也让我们长了见识吗?
学到的东西不管是好的,坏的,每个老师只要在心中有自己的总结和反思也是一件能向前的好事!
小将说说
楼上的那位同行,谢谢你的参与。你很会思考,很会分析,很会总结。我们没见过面。但我觉得你肯定也是位“名师”。正如你所说,这次去听课,在我们眼里有满意的也有不满意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能学到点东西。包括那位上海老师的自信和坦然面对一切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于沈峰老师,还有其他老师的课,我们也一起来说说啊! 上海的那位老师,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遗憾没有去啊 !!! 虽然没有去,但听了大家一番讨论,感受还是颇多.
相信,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自信的,谦虚的,充满智慧的,富有亲和力的....
相信,一个好的老师不管他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在他的课堂上都将出彩...
另外,插一句,"上海人在骨子里就认为自己身来都高人一等".对这句话我再次认识到了 听说有老师和沈峰合影了,真羡慕哦!
只可惜我们早走一步啊~~~~
小将说说
看到那张照片,我又有个问题了:那位上海老师的板书是怎么回事啊?两个词组一个句子,顺序还乱七八糟,这是不是新的教学方法啊。还有,黑板上连她那节课的topic都没出示。到现在为止,我都搞不明白她的板书是怎么回事。 附板书:do rope-jumping
do paper-cutting
Whatdoyouliketodo? I liketo...
板书设计的目的要明确化.它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它除了要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作用外,还要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以至学生能“过目不忘”,下次碰到相关的学习内容还能够“触景生情”。而以上板书,非但没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反而在操练中误导了学生。在操练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学生说“Ilike to doreadabook.”"Ilike to dosingasong."等错误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