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教学小议(天空,look here!)
昨天晚上和天空版主在群里闲聊时,有了个关于语篇教学的争议,天空觉得先b,c再a不会影响学生的整体语篇感知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的整体感知。还有提到,他并不认为A部分能算语篇,只能说是对话。
我呢,当然是和他的意见不一样,我的观点是:在学生充分的预习的基础上,就算不用教B,C,学生能理解A的内容,这个才是真正的整体感知。
A部分的绝对能算是语篇。
自己觉得自己有自己想要说服别人的理由,可惜自己的理论比较贫乏,抽空查阅了一些资料,现贴出来,与大家一同讨论。 语篇
语篇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是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
“大于句子”、“语义完整”都是指有完整的语境、语用目的和意图、语义功能。
比如一部小说是一个语篇,报刊上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在街道上立一个牌子,上面写着Parking也是语篇。
这是 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 鲁子问 的话 语篇教学大胆地跳出了语法、句子的格局,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法。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使学生具有统揽全篇的能力,即语篇能力。而语篇教学则是以语篇分析为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思想内容、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语篇基础上掌握全文,从而提高语篇能力。 语篇教学中的生词处理
在生词不多的情况下,可以不去单独处理生词;在生词较多的情况下,尤其在有关键词是生词的情况下,应先处理生词,再进行语篇教学,否则教材B部分的安排就失去了意义。
语篇教学中的语法处理
1.如果语篇教学的内容涉及到语篇的理解,那么理应先处理语法教学内容。
2.如果语篇教学的内容虽然涉及到语篇的理解,但并不影响语篇的理解,那么可以不先教语法,因为语法教学毕竟是为语篇教学和语言能力发展服务的。
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龚海平在常熟市小学英语研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的。
看到这个,我有些豁然开朗,天空说的没有错,我也没有错,不过确切的说,应该是我们的认识都还没有全面,看了龚老师的解释,自己或者是天空,还有其他很多的老师都是那么处理的,只是还没有上升到某个理论理解的高度,这使得我以后的语篇教学中的方向更加明确了。 十二字”教学法: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这“十二字”教学法其实就是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展开的。“找”,就是找学习重点,找代表语法现象的单词和句子、找生词;“读”,就是朗读找出来的重点单词和句子、朗读课文;“说”,就是对学习重点的口头操练、对课文和图片内容的讨论与理解;“写”就是围绕学习重点,写句子、写段落、写短文。
“十二字”教学法的主线就是“读”,“找”是为了“读”,“读”懂了就能“说”,能“说”就能“写”,在“说”和“读”的同时也练习了“听”。这样,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得到全面的锻炼。 已阅!我实际是按这个操作的:在生词不多的情况下,可以不去单独处理生词;在生词较多的情况下,尤其在有关键词是生词的情况下,应先处理生词,再进行语篇教学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有效落实预习工作
语篇的学习变难了,为了减轻课堂上的教学压力,可以督促学生做好预习作业。课前,“将听录音,了解课文大意”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的能力,再通过课堂上的有效的讲解,学习难度会有所下降,语篇的学习也会变得不那么可怕。
我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还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或者说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可以是单词的,词组的,句型的,也可以是英语学习背景基础的,更可以使科学知识,自然知识的,只要是你想了解的,跟课文学习有联系的,你都可以提,然后我在批改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学生的学习盲点,遗忘点,兴趣点,然后在课前再修改教学设计。
实施下来,感觉挺好! 二、设计多样化的活动
在语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可以多样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教学活动。。在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始终只是一个引导者、答疑解惑者, 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是学生。
可以使用整体教学法、线索教学法、速记教学法、背景介绍法进行语篇教学。 已阅!我实际是按这个操作的:在生词不多的情况下,可以不去单独处理生词;在生词较多的情况下,尤其在有关键词是生词的情况下,应先处理生词,再进行语篇教学
river7859 发表于 2009-4-18 16:35 http://www.njzxxyy.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十分感谢你,真的!
嘻嘻…… 学习了,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