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尘 发表于 2006-4-3 17:41:42

呵呵 我的博客已经相当长时间没有搭理了
http://www.zjgedu.com.cn/blog/user1/512/index.html
一开始觉得好玩 弄了下   后来觉得太烦 就不高兴去弄了

莫也 发表于 2006-4-3 19:11:38

记得刚接触博克的时候,教我们的同事就说,所谓博克就相当于你的电脑日记,所以,在我看来,博克是一种很私人的东西,一直以来,我的博克更象是我的笔记本,将我在电脑上采集的信息能有个安身之处,集中起来,以备需要之时,所以,我从不去关注是否有人在我的博克中留言,每次打开博克仅仅是为了参考资料,或存放信息,很少有情感类的东西,关于留言,我更喜欢论坛,很开放,空间也大。

一苇可航 发表于 2006-4-3 22:36:19

是啊,我也只是好玩.但是我想写字的目的,就是想说一些想法,交流.所以呢,我当然还是希望有人看到,并且可以认同与分享.哈哈,女人的虚荣也对.现在我发现了个问题:就是太私人化的东西还是不好在博客上放.要有承担的勇气.
我呢,是把我的博客当成一个练习的地方,也是我排毒的地方.否则,就很封闭.久而久之就会郁闷,对于心理的疏导比较合适.

一苇可航 发表于 2006-4-4 23:02:31

横祸
今天天气异常的闷热。早晨起来就觉得粘乎乎的,难受。

下午下班因为开会的缘故,已经五点半左右。早已过了吃饭的时间。每个周二都是我在学校值班,六点到八点。匆匆赶去食堂吃生活老师给我们留的饭。凤爪。豆腐干。黄瓜蛋汤。吃完后,去洗手。右脚刚踩出去一步,人整个就失去了控制,姿势极其难看地,重重地摔在了洗手间的地上,右手本能地一撑,发现都是水。惨叫。过了片刻,勉强蹲起,感觉疼痛在蔓延。站起来,艰难。裤子上一片狼籍。而我今天穿的新衣的红色,因为湿了,印在了裤子的后面。有点猴子屁股的意思。一瘸一拐地走到教室,看到学生询问的眼神,竟有点委屈:该死的地面!既没有警示,又不铺块防滑地垫,害我如此狼狈不说,明天的春游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去了!不能坐下,疼。支撑着走到领导处,陈述,控诉。换来领导的代替。儿子蓦然懂事般,下楼搀扶着,还想要背我走。他和我差不多高了呢。想到这,还有点甜蜜的意思。

春游肯定泡汤了。虽然没有伤及骨头,但也是青了大半。就象一块婴儿的胎记。还有,隐隐约约绵延不断的疼痛。

这是我在学校摔的第二跤了。还有一次,是在上楼是突然绊倒,小腿上至今有块难看的疤痕,以至我夏天都不敢穿稍短的裙子。和我的其他两个同事比,我还算幸运。她们一个在冬天的台阶上滑倒,站起来后到了教室门口突然晕倒,到医院后好几个小时后才醒过来。还有一个,下楼时摔的,在眼皮附近缝了几针后,就一直戴副太阳镜。不是扮酷,而是遮丑。

对于老师的事故,领导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可是,如果是学生摔了呢,那就不得了了。追究责任,区分责任。很是隆重。我就不明白,天天说“管理以人为本”的那些领导,什么时候真的把“人”当作了根本呢?算了。牢骚就不说了。谁让咱们命苦呢!

明天不去,在家躺着。

暖暖 发表于 2006-4-8 19:48:31

命运,以小换大

徜徉花海 发表于 2006-4-14 13:34:20

总觉得你的思维很活跃……可以随意的跳动,时而轻快,时而沉重,时而悠然自得,很舒服,没有刻意的修饰,也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装饰

一苇可航 发表于 2006-4-14 21:16:32

原帖由 徜徉花海 于 2006-4-14 13:34 发表
总觉得你的思维很活跃……可以随意的跳动,时而轻快,时而沉重,时而悠然自得,很舒服,没有刻意的修饰,也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装饰
谢谢

我是个率性而为的人,很多时候并不顾及别人的想法呢.......呵呵

一样喜欢你的字,坚持......

一苇可航 发表于 2006-4-14 21:38:47

其实,这两天在我的博客上删掉了很多话,,,博客也不是个自由的所在....关键是我们单位的同事看了我的文字,我还是不能免俗,怕被误读误传,,,最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不为理解尚可接受,也无必要期待别人可以理解.但是,误读就比较难以接受......虽然,不可左右.......

ShenSan 发表于 2006-4-14 21:58:07

有时候,就得把这些内容深深地埋在心里。
我比较喜欢倾谈,可是,有时候,某些人某些场合里,是不允许你畅所欲言的。
所以,我比较喜欢网络,有一个比较适合讲很多话的地方。

一苇可航 发表于 2006-4-15 22:12:24

有的时候,我是个异常情绪化的人。心情会因为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而起伏。

不怎么明白该怎样来对待很多事情,有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经验总是不够。观念总是跟

不上形势的变化。到了这个年龄,很难相信许多,包括信仰,包括信念。如今,我甚至不

愿意对孩子说“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甚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觉得这样大而

当的提法其实没有多少孩子理解,并且真正在内心里认同。我觉得,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境之

下,每一个人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就行了。个人好了,社会才会好。个人有希望,社会才会有

希望。所以,当我在上周五看到我们班级孩子写的心愿卡,看到他们的心愿单纯而不失理想,

就觉得温暖和亲切。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年少气盛,以为世界都是自己的,以为自己可以

改变世界。不知天高地厚的坦然,现在想起是多么的遥远。而,我们年少时的朋友,都已经

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不知道他们的心情是否和我一样。少年时友谊的温暖,至今残留在记忆

的深处,慢慢就成了过往。我想,其实,于我而言,特别喜欢和学生在精神上的交流,可惜,

作为一个老师,在这个方面我做的不够,没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和他们分享成长的喜与

忧,没有在他们迷茫的时候,很好的聆听。在这个时候,我总是心有歉疚。在一个孩子因为

上学之前父母正在吵架而见到我就委屈地哭泣时,我只能把她拥入怀中,轻拍她的背,安慰

她:没事,没事。别担心。我也知道这话的苍白,可是,我却不知怎样表达。

很多时候,我总是没有讲话的勇气。就像在上周的家长会上,我竟然不知该对他们说些什

么,我不知道我的话会不会有意义,所以,我宁可不说,或者不多说。虽然,关于家教关于

学习,我要说的也很多,可是,我还是不想多说。很多人的看法,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一句

话而改变。习惯,有的时候,异常顽强。

我突然就觉得自己的软弱和渺小。

内心的丰富,有的时候,竟然无法用合适的言语来表述。

不知道,这究竟是妥协,还是放弃。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芦苇的自言自语